走进MILE米乐
NEWS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类型及其生物学意义 | MILE米乐分析
来源:凤世德 日期:2025-07-15蛋白质翻译后修饰(Post-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, PTMs)是指蛋白质合成完成后,对其氨基酸侧链或末端进行的一系列化学改造。这些修饰极大地扩展了基因编码的信息容量,并赋予蛋白质多样化的功能。PTMs不仅提升了蛋白质的多样性,而且在细胞信号传递、蛋白质折叠及稳定性、细胞周期调控、基因表达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在本期中,我们将探讨磷酸化和乙酰化这两种翻译后修饰。这两种修饰都在细胞的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磷酸化是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,其中一个磷酸基团(PO₄³⁻)通过磷酸酯键连接到特定的氨基酸残基上。通常情况下,磷酸化主要发生在丝氨酸(Ser)、苏氨酸(Thr)和酪氨酸(Tyr)残基的羟基侧链上,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是最为普遍的,而酪氨酸磷酸化则常与细胞信号传导的调控相关。
磷酸化几乎影响着所有细胞过程,包括:
乙酰化涉及在特定氨基酸残基上添加乙酰基(CH₃CO)。最常见的形式是在赖氨酸(Lys)残基的ε-氨基上,形成N-ε-乙酰赖氨酸。乙酰基的添加会改变赖氨酸侧链的电荷特性,降低其亲水性和正电荷密度,从而显著影响蛋白质的功能。
乙酰化的影响包括:
在本期的结尾我们要提到的是,重视译后的修饰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对细胞生物学的理解,还能为医学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。下一期,我们将深入探讨甲基化和糖基化这两种修饰,敬请期待!同时,感谢MILE米乐提供无缝的信息渠道,助力科研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创新。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7091241518
总部地址:香港中原区冷街道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