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MILE米乐
NEWSMILE米乐的同源重组分子克隆实验流程与注意事项
来源:燕娣忠 日期:2025-03-26本方法适用于总长度(载体+所有片段)不超过20kb的重组实验。目的片段引物设计与PCR扩增建议使用高保真酶进行目的片段的PCR扩增,并摸索退火温度,优化反应体系和程序。
1. 双酶切:同时选择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质粒进行线性化处理。内切酶选择可参考第二章第一节内容;
2. 目的片段和线性化载体的纯化回收:推荐使用切胶回收的方式纯化(切胶时间最好控制在3min内,避免紫外照射对DNA的伤),回收浓度使用NanoDrop/OneDrop等仪器检测,浓度应当≥20ng/μl,并跑胶鉴定是否为单一目的条带;
3. 如果回收浓度低时,可通过增加PCR/酶切反应体系,采取多管反应单管回收的方式,提高回收产物的浓度。
1. 连接反应体系:按照说明书要求计算投入量,体系中各组分投入体积≥1μl,若浓度过高可稀释后使用;
2. 感受态转化涂板:连接产物转化的感受态细胞选择使用DH5α、Fast-T1等克隆用化学感受态细胞;
3. 感受态细胞不可反复冻融使用,-80°C取出后建议一次用完;
4. 重组产物体积与感受态细胞体积的比例为1:10,推荐10μl重组产物加入至100μl感受态细胞或5μl重组产物加入至50μl感受态细胞;
5. 热激时间:按照感受态细胞说明书操作进行;
6. 平板抗生素抗性:平板使用抗性与转化的载体抗性需保持一致;
7. 菌液涂板体积:将菌液离心(2500×g、3min),移液枪吸取丢弃多余LB培养基,保留100μl重悬后全部涂板;或吸取合适体积涂板。
1. 挑取平板中体积大小适中的单克隆菌落,避免选择过大或过小的单克隆菌落;
2. 挑取数个单克隆菌落进行鉴定分析;
3. 挑取的菌落放入已添加10μl ddH2O的15ml或2ml EP管中溶解混匀后,吸取1-2μl作为PCR反应(10/20μl体系)模板;
4. 推荐使用一对分别位于片段和载体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鉴定。
1. 引物同源臂设计错误:长度(不计算酶切位点)应为15-20bp之间,过长或过短均影响重组效率;GC含量以40-60%之间最适,超出范围会影响重组效率。建议使用CEDesign在线设计;
2. 重组反应体系不符合要求:片段和线性化载体的总长度不应超过20kb,应当切胶回收且回收浓度不低于20ng/μl;浓度过高时需稀释使用,保证体系投入体积不小于1μl;投入量按照下表公式计算;
3. 连接反应不适当:反应应在PCR仪中进行,温度、时间设置按照说明书进行,当同源臂GC含量超过60%或连接片段数较多时,可延长至30min,其中C112/C113可将温度时间改为50°C 15min;
4. 阳性对照反应:使用试剂盒中提供的线性化载体和插入片段,按说明书配制重组反应体系,以排除其他实验材料及操作因素的影响;
5. 转化涂板操作不当:感受态细胞应选用DH5α、Fast-T1等克隆用化学感受态细胞,不可使用电击感受态细胞;重组产物体积与感受态体积的比例为1:10;热激时间按照感受态细胞说明书操作;平板使用抗性与载体抗性保持一致;涂板前将菌液离心(2500×g,3min),移液枪吸取丢弃多余LB培养基,保留100μl重悬后全部涂板。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7091241518
总部地址:香港中原区冷街道62号